咨询我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旨在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及时签订合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公平。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应增强法律意识,在用工后及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2.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关注合同签订情况。若遇到未签合同情形,留意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
3.一旦发现权益受损,劳动者应在时效内,优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及时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应得的二倍工资补偿得以实现。
2025-07-16 22:48: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律明确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依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情况下的权益保障,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维护,旨在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
(2)二倍工资的计算有清晰的起始与截止时间界定,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到补订合同前一日,这样明确的算法保障了计算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3)月工资的计算方式充分考虑了不同工作时长的劳动者情况,工作满十二个月和不满十二个月有不同算法,保证了公平合理。
(4)时效限制为一年,这要求劳动者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权益受损。
提醒:
注意一年时效,及时收集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2025-07-16 21:15:30 回复
咨询我
(一)对于劳动者来说,若遇到用人单位这种未签合同情况,要留意时间节点,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开始算,把握好主张二倍工资的权益期限。
(二)计算平均工资时,工作满十二个月按常规算,不满十二个月就按实际工作月数算,这关系到最终能获得的赔偿数额。
(三)牢记时效为一年,超过这个时间可能就无法主张权益了。
(四)平时要注重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方便后面维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025-07-16 20:38:08 回复
咨询我
1.按法律,用人单位用工超1个月不满1年没和劳动者签书面合同,要给劳动者每月发双倍工资。
计算从用工满1个月次日到补签合同前1日,用月工资标准乘未签合同月数。
2.这里月工资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数算。
不过这主张有1年时效。
3.劳动者要赶紧收集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通过协商、劳动仲裁维权。
2025-07-16 19:05:0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且该主张有时效限制,劳动者要及时维权并收集证据。
法律解析:
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若未履行,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到补订合同前一日,要按月工资标准乘以未签合同月数支付二倍工资。月工资计算方式明确,工作满十二个月按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不满十二个月按实际工作月数计算。同时,这一主张时效为一年,若超出时效,劳动者的权益可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劳动者务必重视时效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要留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像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当遇到此类纠纷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对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7-16 17:18: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