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河南法律咨询 > 商丘法律咨询 > 商丘刑事处罚辩护法律咨询 > 泄露他人信息罪最轻判多少年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泄露他人信息罪最轻判多少年

母* 河南-商丘 刑事处罚辩护咨询 2025.07.14 15:40:32 414人阅读

泄露他人信息罪最轻判多少年

其他人都在看:
商丘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商丘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结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履职或服务获信息后出售提供他人的从重处罚;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等可单处罚金不判刑。
法律解析:
我国刑法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及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情况会受到一定刑罚及罚金惩处,情节特别严重的则面临更重的刑罚和罚金。若在履职或服务过程中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后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性质更为恶劣,会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不过,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等的情况,最轻可单处罚金而不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这体现了法律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既打击犯罪,也给予一定改过机会。如果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清晰的解答。

2025-07-14 20:27:03 回复
咨询我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规定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不同情节的犯罪行为设置了相应刑罚。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在履职或服务中获取信息并出售、提供给他人,还会从重处罚。最轻判罚可能是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时单处罚金,不判有期徒刑或拘役。

为减少此类犯罪,一是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提高公众防范意识;二是相关机构和企业要建立严格的信息管理机制,防止信息泄露;三是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有效震慑。

2025-07-14 20:10:0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量刑不同。情节严重的,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会并处或单处罚金。这意味着一旦构成此罪且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就会受到刑事制裁。
(2)若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时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出售或提供给他人,会从重处罚。这体现了对特殊主体利用职务之便侵犯公民信息行为的严厉打击。
(3)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等情况,最轻判罚可能是单处罚金,不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这给了情节较轻的犯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提醒:
公民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避免泄露。若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相关案件,因案情不同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14 19:08:07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想争取最轻判罚,犯罪嫌疑人应积极主动向司法机关坦白自己的罪行,如实交代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详细过程,表现出诚恳的悔罪态度。

(二)主动退还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所获得的违法所得,减少对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线索,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5-07-14 18:32:06 回复
咨询我

1.我国刑法设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还要处罚金。
2.在履职或服务中获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依前款从重处罚。
3.犯罪情节轻微且有悔罪表现等,最轻判罚可能只单处罚金,不判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5-07-14 16:39:38 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一)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二)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三)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四)律师。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五)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六)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七)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一)更换账号。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二)更改重要的密码。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三)报案。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四)律师。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五)收集证据。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电话。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电话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维权,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六)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七)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不到2000元买到通话记录、不到1000元就能了解行踪轨迹……不久前,有媒体曝光,在网络上,只提供一个手机号码,就能买到一个人的身份信息、通话记录、位置信息等多项关键信息。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情节严重”。对于这里的“情节严重”,本次出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等十项认定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释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定罪量刑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法律的统一、准确实施,对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缐杰说,办案部门对于涉案的公民个人信息,首先应当分类进行分析,如果每一个类型相对应的公民个人信息都没有达到50条、500条、5000条的,司法解释规定还要对其按照相应比例进行合计。缐杰举例说,某个案件涉及公民轨迹信息等敏感信息20条,住宿信息等重要信息350条,就要按照1和10倍比关系进行折算。350条重要信息折算成35条敏感信息,两项合计55条,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律师解析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