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在刑事诉讼里,这些情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被监视居住:
身患重病、生活没法自理的。
正怀孕或在哺乳自己宝宝的妇女。
是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唯一抚养人。
因案件特殊情况或办案需要,监视居住更合适。
羁押到期但案子没办完。
符合取保条件,却提不出保证人、交不出保证金的。
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违反规定可能被变更措施。
2025-07-14 12:09: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特定情形时可被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且需遵守规定。
法律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存在几种特定情形时可适用监视居住。比如患有严重疾病到生活不能自理程度;处于怀孕状态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是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唯一扶养人;因案件特殊情况或办案需要,监视居住更适宜;羁押期限到了但案件还没办结。此外,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无法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同样能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被监视居住者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一旦违反,就有被变更强制措施的可能。法律规定细致严谨,关乎各方权益。要是大家在这方面有疑问,或者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7-14 12:07:53 回复
咨询我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符合特定情形时可被监视居住,这是刑事诉讼法给予的规定。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兼顾特殊情况人员的权益。
为更好落实监视居住制度,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适用监视居住的情形,司法机关应严格审查判断,确保确属符合条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要有专业医疗证明;对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需核实相关情况。
2.公安机关作为执行机关,应加强对监视居住执行过程的监管。确保被监视居住人员遵守相关规定,若发现违反规定,及时依法处理。
3.对于被监视居住人员,要明确告知其应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保障其知情权,促使其自觉遵守规定。
2025-07-14 10:37:07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刑事诉讼法设定监视居住这一强制措施,旨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同时兼顾特殊情形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际状况。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不宜羁押,监视居住能让其在相对适宜环境接受监管。
(2)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出于保障胎儿、婴儿健康成长需要,适用监视居住。
(3)作为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唯一扶养人,若被羁押会导致被扶养人生活陷入困境,监视居住可兼顾家庭责任与诉讼要求。
(4)因案件特殊情况或办理案件需要,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未办结,采取监视居住能平衡司法效率与保障人权。
(5)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无法提出保证人、交纳保证金的,监视居住是替代措施。
提醒: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若处于可监视居住情形,应积极配合。同时要严格遵守监视居住相关规定,避免因违规导致强制措施变更。
2025-07-14 09:31:37 回复
咨询我
(一)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患有严重疾病,连基本生活都没办法自己料理,这种情况下就可能符合监视居住条件。
(二)要是处于怀孕状态,或者正在给自己的婴儿哺乳,出于人道主义等因素,也可考虑监视居住。
(三)要是某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某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人的唯一依靠,为了保障被扶养人的正常生活,也可能适用监视居住。
(四)因案件自身的特殊情况,或是从办理案件便利的角度出发,觉得监视居住更合适,也能实施。
(五)当羁押期限到了,可案件还没办完,此时也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
(六)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却既找不出保证人,又交不出保证金的,同样能监视居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2025-07-14 08:4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