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上海法律咨询 > 闵行区法律咨询 > 闵行区刑事自诉法律咨询 > 遗弃罪和虐待罪性别比是多少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遗弃罪和虐待罪性别比是多少

余* 上海-闵行区 刑事自诉咨询 2025.07.14 05:51:03 315人阅读

遗弃罪和虐待罪性别比是多少

其他人都在看:
闵行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闵行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法律没对遗弃罪和虐待罪的性别比例作规定,判定是否构成这两种罪,关键看行为是否符合构成要件,和性别无关。
2.遗弃罪是对无独立生活能力且自己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虐待罪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用打骂、禁闭等方式进行身心摧残且情节恶劣。
3.司法中,男女都可能是这两类犯罪的实施者或受害者,定罪量刑不考虑性别占比。

2025-07-14 11:45:0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遗弃罪和虐待罪定罪不考虑性别比,取决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法律解析:
遗弃罪是对年老、年幼、患病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虐待罪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折磨且情节恶劣。法律未对这两种罪的性别比作出规定,在司法实践里,男性和女性都既可能是实施者,也可能是受害者。也就是说,判定是否构成这两类犯罪,关键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契合相应的犯罪构成要件,而不是犯罪者或受害者的性别。若对遗弃罪或虐待罪相关法律问题有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7-14 10:56:3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判定遗弃罪和虐待罪不考虑性别因素,关键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遗弃罪是对无独立生活能力且自己负有扶养义务的人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虐待罪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里,男性和女性都既可能是这两类犯罪的实施者,也可能是受害者。这表明在法律层面,性别并非影响定罪的因素,更注重的是犯罪行为本身的性质和危害程度。
为避免此类犯罪发生,一是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为可能遭受遗弃或虐待的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三是强化司法监督和惩处力度,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制裁。

2025-07-14 09:02: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法律判定遗弃罪和虐待罪不依据性别比。关键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这体现了法律适用的平等性,不论男女,只要实施了相应犯罪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遗弃罪针对的是对特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情况。比如有能力却不照顾年老体弱、年幼或患病的家庭成员。
(3)虐待罪是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肉体和精神折磨且情节恶劣。像长期打骂、不给治病等行为。
(4)在司法实践中,男女都可能是犯罪实施者或受害者,定罪量刑不考虑性别占比,保证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客观性。

提醒:若发现身边有遗弃或虐待行为,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向相关部门反映。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14 08:05:33 回复
咨询我

(一)在处理遗弃或虐待相关案件时,要重点审查行为是否符合遗弃罪或虐待罪的构成要件。比如查看是否存在对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情况,或者是否有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和精神摧残折磨且情节恶劣的行为。
(二)司法人员在定罪量刑时,应完全依据犯罪事实,不考虑性别因素,保证司法公平。
(三)公众要明白,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实施了符合遗弃罪或虐待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07-14 06:40:11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