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按照民法典规定,执行法人工作任务的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及于法人。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职权负责人,其以法人名义进行的经营等职务行为,视为法人行为。因此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致他人损害时,通常由法人担责。
(2)但要是法定代表人在执行职务侵权时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法人在承担民事责任后,可向该法定代表人追偿。
提醒:
法人应加强对法定代表人履职行为的监督。法定代表人需谨慎行使职权,避免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否则可能面临被法人追偿风险。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12 16:36:00 回复
咨询我
(一)当法定代表人实施职务侵权行为时,受损害方应先向法人主张赔偿,准备好能证明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证据,如合同、医疗记录、视频资料等。
(二)法人在承担责任后,若要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法定代表人追偿,需收集法定代表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证据,比如决策记录、违规操作的文件等。
(三)法定代表人自身要规范履职,避免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在作出重要决策和行动时应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法人的规章制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2025-07-12 14:37:16 回复
咨询我
1.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通常由法人担责。根据民法典,执行法人工作的人员在职权内以法人名义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归法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行使职权,其职务行为属法人行为,侵权致他人损害,法人担责。
2.若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侵权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法人担责后,可向其追偿。
2025-07-12 13:54:5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一般由法人担责,若法定代表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法人担责后可向其追偿。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执行法人工作任务的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法人发生效力。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负责人,其以法人名义进行的职务行为属于法人行为。所以,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致他人损害时,通常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但要是法定代表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他人受损,法人在承担责任后,有权向该法定代表人追偿。若您在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等相关法律问题上存在疑惑,可向我或者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得更精准的法律建议。
2025-07-12 13:10:39 回复
咨询我
1.法定代表人职务侵权通常由法人担责。按照民法典规定,执行法人工作任务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以法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归属于法人。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负责人,其以法人名义进行的经营等职务行为属法人行为,因此职务侵权致他人损害时,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2.若法定代表人在执行职务致损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法人担责后可向其追偿。这能在保障受害人权益的同时,约束法定代表人行为,避免其滥用职权。
3.为避免此类侵权问题,法人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法定代表人职责权限,进行定期法律培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对法定代表人履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2025-07-12 11:36: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