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涉嫌容留吸毒犯罪,具体判刑多久完全取决于你的辩护律师专业性和责任心,本人已经办理过多起无罪和缓刑案件。
2025-07-07 11:06:21 回复您好,很有可能啊,要看证据以及在检察院阶段是否争取缓刑或者不起诉。
2025-07-07 10:02:05 回复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当事人就不会被判刑,我们是专业处理刑事案件的,可以电话联系下
2025-07-07 09:47:56 回复关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取保候审问题,我来为您分析一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取保候审只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不代表案件终结。取保一年后是否判刑,主要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从司法实践来看,容留他人吸毒罪如果证据确实充分,即使取保候审,后续被判刑的可能性仍然较大。根据刑法第354条,容留他人吸毒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建议您重点关注几个方面:
1. 案件证据是否充分
2. 是否有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等)
3. 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
4. 是否初犯偶犯如果案件已经取保一年,建议尽快联系办案机关了解案件进展,同时可以委托律师阅卷,评估案件走向。如果情节较轻,可以争取不起诉或缓刑。需要的话,可以进一步提供案件细节,我可以帮您做更具体的分析。
容留他人吸毒罪取保一年后是否判刑,得看具体案情。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不代表不判刑。若有充分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就可能被判刑。若证据不足或情节轻微,也可能不被起诉。解决方案是配合调查,及时了解案件进展,可找专业法律人士分析证据和情节,争取有利结果。
2025-07-07 09:45:50 回复专业解答在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刑法体系之中,容留他人吸食毒品这一行为被明确定义为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具体而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之规定,任何触犯该罪行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惩罚,同时还需接受罚金的经济处罚。然而,若涉案人员存在屡次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或对多名人员实施容留行为且情节较为恶劣的状况,那么其所受到的法律制裁则将更为严厉,刑期也可能相应地延长。
专业解答容留他人吸毒罪,系对那些为其他人士提供吸食及注射毒品场所的不法分子的严正指责与打击。该种犯罪行为的典型情境往往发生于私领域住宅、星级酒店客房乃至各类娱乐场所等地方。要对该罪名进行精准的界定,其核心要素在于行为人是否有意提供吸毒场地,并且对于他人在其所提供的场所内实施吸毒行为是否具有明确的认知。
专业解答容留他人吸毒罪系针对行为主体故意为任何身份的人,通过提供特定的场地供其进行吸食和注射毒品活动而设定的犯罪名目。在对这类案件进行司法裁决时,通常应这样来考虑问题:首先,行为人是否确实实施了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行为;其次,行为人是否明确知晓他人将在这个场所内进行吸毒活动;再次,这个场所是否处于行为人的实际掌控或者管理之下;最后,是否存在多次或者多个人同时在同一场所进行吸毒的现象。
专业解答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相关法规,容留他人吸食毒品之罪行被明确界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此类行为将予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然而,若情节严重者,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相应罚金的严厉惩罚。本罪行的设立,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打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广大公民的身体健康权益。
专业解答在这个侵权行为中,主要的责任承担人是具备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也就是通常说的“一般主体”。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者明知他人要吸毒,仍然提供场地,属于故意行为。从客观方面来看,行为者提供了吸毒的场地,无论是自己的、经营的还是租赁的。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社会秩序和公众健康。
律师解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十一条规定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律师解析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十一条,[容留他人吸毒案(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两次以上的;(二)一次容留三人以上吸食、注射毒品的。
律师解析 不解除。 取保候审都由公安机关具体执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