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法律分析:
(1)目前法律对于被羁押37天释放是否提前通知家属并无强制规定。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司法程序灵活性的同时,也给予了办案机关一定的自主性。
(2)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通常会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不过存在特殊情况,比如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况可以除外。
(3)在实际操作中,办案机关的做法不一。部分会提前通知家属来接人,方便家属做好准备;部分则让被羁押人员自行联系家属。此时家属主动与办案机关沟通,有助于了解案件进展和嫌疑人的释放情况。
提醒:
家属应主动关注案件进展,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不同案件情况有别,若有疑问可进一步咨询分析。
(一)家属可以主动与办案机关保持联系,定期询问案件进展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会被释放。
(二)在与办案机关沟通时,可留下准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办案机关在决定释放犯罪嫌疑人时能及时通知。
(三)如果家属无法直接与办案机关沟通,可委托律师介入,由律师与办案机关交流,获取相关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1.法律没强制要求羁押37天释放时提前通知家属。犯罪嫌疑人被拘留,通常24小时内通知家属,但无法通知或涉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除外。
2.实践中,办案机关释放嫌疑人,有的会提前通知家属接人,有的则不通知,让被羁押人员自行联系。
3.家属可主动和办案机关沟通,了解案件进展与嫌疑人释放情况。
结论:
被羁押37天释放是否提前通知家属法律无强制规定,家属可主动与办案机关沟通。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通常要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但存在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这两种例外情形。在被羁押37天释放方面,法律没有强制要求办案机关提前通知家属。实践中,不同办案机关做法有差异,有的会提前通知家属来接人,让家属做好准备;有的则在释放时让被羁押人员自行联系家属。所以,家属可以主动与办案机关进行沟通,以此了解案件进展和嫌疑人的释放情况。如果在这方面你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专业解答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羁押37天无罪释放国家赔偿标准是怎样的,申请国家赔偿的程序怎么走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专业解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羁押37天无罪释放赔偿多少,相关法律规定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专业解答公安局羁押时限37天满后,并不是一定就需要释放羁押者,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公安机关可以提出逮捕请求,如果刑事拘留满37天,检察院认为应该批捕的,就会发放《逮捕证》;如果认为不需要批捕的,会向公安部门送达《不予批捕通知书》,公安部门在收到《不予批捕通知书》之后,必须立刻放人。
专业解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侦查刑事案件的时候,侦查羁押犯罪嫌疑人是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和要求,其中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是37天,如果期限届满并不一定会释放羁押人,如果经过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实成立,会下达逮捕通知书,如果不予逮捕才会立即释放。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