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重庆法律咨询 > 荣昌区法律咨询 > 荣昌区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 竞业限制协议两年后追究时效是多久

竞业限制协议两年后追究时效是多久

田* 重庆-荣昌区 劳动合同咨询 2025.06.11 13:07:06 322人阅读

竞业限制协议两年后追究时效是多久

其他人都在看:
荣昌区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 荣昌区劳动纠纷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事人在竞业限制协议两年期满后追究违约责任,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这是基于相关规定,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2)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在此期间,若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会中断。
(3)一旦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提醒:
若要追究违约方责任,务必注意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6-11 17:06:05 回复
咨询我

(一)在竞业限制协议两年期满后追究违约责任,要牢记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以及义务人时开始计算时间。
(二)关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当出现向违约方提出履行请求、违约方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情况,诉讼时效会重新计算。
(三)若有追究违约方责任的想法,一定要在诉讼时效内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5-06-11 15:40:49 回复
咨询我

1.当事人在竞业限制协议期满两年后追究违约责任,诉讼时效是三年。民事权利受法院保护的诉讼时效一般也是三年,从权利人知晓或应知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时起算。
2.若三年内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权利人起诉或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后重新计算。
3.想追究违约方责任,要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

2025-06-11 14:59:5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当事人在竞业限制协议两年期满后追究违约责任,诉讼时效为三年,特定情形下诉讼时效会中断并重新计算。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竞业限制协议两年期满后追究违约责任,就适用这三年的诉讼时效。如果在这三年期间,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会中断,中断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意味着权利人要及时关注自身权利,若有追究违约方责任的需求,务必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否则可能面临败诉风险。若您在竞业限制协议违约责任追究等法律事务上存在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

2025-06-11 14:53:03 回复
咨询我

1.当事人在竞业限制协议两年期满后追究违约责任,诉讼时效为三年,此规定依据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之日起算。
2.在这三年期间,若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诉讼时效会中断,中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建议有追究违约方责任需求的权利人留意诉讼时效,在时效内积极主张权利,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可定期与违约方沟通履行事宜以中断时效,也可及时收集证据,在必要时提起诉讼或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6-11 14:13:48 回复

竞业限制协议书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具体如下:对于竞业禁止的我国的相关立法有:旧《公司法》(已废除)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五)项规定:“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合伙企业法》第30条规定:“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合伙人不得从事损害合伙企业利益的活动。”《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0条规定:“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六)未经投资人同意,从事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七)未经投资人同意,同本企业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刑法》第165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规定:“单位可以在劳动聘任合同、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协议或技术保密协议中,与对本单位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有重要影响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协商、约定竞业限制期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或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