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起诉离婚时,离婚协议书本身通常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它是协议离婚阶段双方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的约定。当选择起诉离婚,表明双方无法按协议离婚程序处理,协议书的执行基础改变。
(2)离婚协议书在诉讼中可作为证据,能呈现双方曾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的情况。不过,法院不会直接依据协议书内容作出判决。
(3)法院会按照法律规定,综合实际情况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进行裁判。如果协议书内容合法、公平且是双方自愿达成,法院可能会参考其内容,但并非一定会遵循。
提醒:
起诉离婚时,不能仅依赖离婚协议书。因不同案情处理结果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6-10 13:33:04 回复
咨询我
(一)若想让离婚协议在起诉离婚中更有作用,签订时要确保内容合法、公平,且是双方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避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二)保留好签订协议过程中的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明是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
(三)在诉讼过程中,主动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书,并清晰说明其中内容以及曾协商的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025-06-10 11:46:31 回复
咨询我
1.起诉离婚时,离婚协议书通常无强制执行力,不过有一定效力。它是协议离婚时,双方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的约定。
2.起诉离婚意味着无法走协议离婚程序。诉讼中,离婚协议书可作证据,反映双方曾协商情况,但法院不会直接按其判决。
3.法院会依法律和实际情况裁判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若协议书合法、公平且双方自愿,法院可能参考,但不必然遵循。
2025-06-10 10:00:17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起诉离婚后,离婚协议书一般无强制执行力,但有一定效力,可作诉讼证据,法院不直接按其判决。
法律解析:
离婚协议书是协议离婚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达成的约定。起诉离婚意味着无法按协议离婚程序处理。在诉讼中,离婚协议书可反映双方曾协商情况,能作为证据使用。不过,法院不会直接依据协议书内容判决,而是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裁判。若协议书内容合法、公平且双方自愿,法院可能参考,但并非必然遵循。若您在起诉离婚及离婚协议书相关方面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2025-06-10 08:53:42 回复
咨询我
起诉离婚后离婚协议书有一定效力却无强制执行力。它是协议离婚时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的约定,起诉离婚表明双方无法走协议离婚程序。
在诉讼里,离婚协议书能作为证据,体现双方曾就相关问题协商,不过法院不会直接按其内容判决。法院会依据法律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裁判。若协议书内容合法、公平且双方自愿,法院可能参考但不必然遵循。
为保障权益,当事人应提供更全面充分证据,证明自身主张合理性。准备诉讼时要深入了解法律规定,确保诉求符合法律要求。与律师密切沟通,让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诉讼策略。
2025-06-10 08:0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