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需加付赔偿金,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也对用人单位起到威慑作用。若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且经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种刑事处罚能有效遏制此类恶劣行为。
2.对于劳动者而言,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需树立合法合规意识,按时足额支付工资,避免法律风险。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用人单位依法严惩,形成良好的劳动市场秩序。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若逾期未支付,用人单位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这是从民事层面保障劳动者权益,让劳动者能获得更多补偿。
(2)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此罪根据情节轻重量刑,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不仅单位要被判处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提醒:劳动者遇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用人单位切勿以身试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
(一)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明确要求其限期支付工资。
(二)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要求加付赔偿金。
(三)若发现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若逾期不付,用人单位要按应付金额50%-100%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2.若用人单位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逃避支付报酬,或有能力却不支付,数额较大,经政府部门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可并处罚金或单处罚金;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和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结论: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需加付赔偿金;以转移财产等方式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经责令仍不支付构成犯罪,单位犯罪也会处罚。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有相应的惩处措施。当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支付,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就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个人犯罪根据情节处不同刑罚,单位犯罪时,单位会被判处罚金,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会依照规定受到处罚。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专业解答拖欠工资处罚措施包括:用人单位需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额外发放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如劳动者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价;用人单位未履行支付义务,将按未支付金额的50%至100%对劳动者进行赔偿。
专业解答关于拖欠工资的惩罚性赔偿金的标准是按照拖欠工资的25%支付赔偿金,但拖欠工资不等于必须要支付赔偿金的,一般是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指定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支付工资,在逾期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才要支付赔偿金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