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结论:
股东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而非侵占罪,量刑依数额及具体情节判定。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股东属于单位人员范畴,若其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单位财物,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该罪的量刑分为三个档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标准按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司法实践会结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退赃退赔情况等综合量刑。若股东遇到此类涉嫌犯罪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专业法律建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5-28 15:39:05 回复
咨询我
1.股东利用职务之便,把单位财物据为己有,会构成职务侵占罪,而非侵占罪。
2.职务侵占罪量刑: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判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标准按司法解释认定,量刑要结合犯罪情节等综合判断。股东涉嫌该罪,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维权。
2025-05-28 14:38:31 回复
咨询我
1.股东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而非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有明确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认定。司法实践量刑要结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退赃退赔情况等综合判断。
3.若股东涉嫌该罪,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可维护其合法权益。这能让股东了解自身处境和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在专业指导下积极应对,争取从轻处罚。
2025-05-28 13:22:52 回复
咨询我
(一)股东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不得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杜绝此类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若发现股东有职务侵占嫌疑,公司可先内部调查收集证据,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若股东被指控职务侵占,应尽快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了解自身权利义务,积极配合调查,争取从轻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5-05-28 13:21:5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股东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此行为符合职务侵占罪构成要件,与侵占罪有本质区别。侵占罪通常是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非法占为己有,而职务侵占罪强调利用职务之便。
(2)职务侵占罪量刑分不同档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认定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实践中还会结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退赃退赔情况等综合判断量刑。
提醒:股东一旦涉及职务侵占罪风险,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不同案件情况不同,需具体分析应对。
2025-05-28 12:1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