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要求给付抚养费。这是法律对子女权益的保障,体现了家庭责任与社会公平。
2.解决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问题,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子女可起诉,法院会依实际情况判决支付抚养费。这为子女维权提供了合法途径。
3.若父母拒绝执行生效判决,法院可强制执行,如冻结、划拨存款。这保证了判决的有效执行,维护法律权威。
4.情节恶劣的父母可能构成遗弃罪,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这对拒绝抚养的父母起到威慑作用。
建议子女遭遇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及时维权,可寻求法律援助;社会应加强法律宣传,强化父母责任意识。
2025-03-30 12:03: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是法定义务。若父母不履行该义务,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要求给付抚养费。
(2)当遇到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情况,可先尝试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子女可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法院会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决。
(3)若父母拒绝执行生效判决,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像冻结、划拨其存款等。
(4)情节恶劣的父母拒绝抚养行为可能构成遗弃罪,根据刑法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提醒:
若遇到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问题,建议及时采取合法途径解决。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可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3-30 11:55:42 回复
咨询我
(一)当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可先尝试与父母友好协商,表明自己生活和成长的需求,争取和平解决抚养费问题。
(二)若协商无果,子女可准备好相关证据,如自己的身份信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证明、生活开销证明等,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父母支付抚养费。
(三)若父母拒绝执行生效判决,子女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冻结、划拨存款等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5-03-30 11:28:24 回复
咨询我
1.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若父母不履行,未成年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可要求给抚养费。
2.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子女能向法院起诉,法院会依实际情况判父母支付。
3.若父母拒绝执行判决,法院可强制执行,如冻结、划拨存款。情节恶劣的,会构成遗弃罪,最高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2025-03-30 10:20:2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义务,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有权要求给付抚养费,协商不成可起诉,父母拒绝执行判决法院可强制执行,情节恶劣会构成遗弃罪。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当父母不履行该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利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通常可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子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依据实际情形来判决父母支付抚养费。若父母拒绝执行生效判决,法院会采取诸如冻结、划拨其存款等强制执行措施。若情节恶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可能构成遗弃罪,会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法律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更精准有效的法律帮助。
2025-03-30 10: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