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如果怀疑遭遇合同诈骗,首先要尽可能收集完整的证据,比如合同文本、沟通记录、转账凭证等,这些证据对于认定诈骗事实至关重要。
(二)及时关注财物损失情况,精确统计实际被骗取的财物金额,确定是否达到立案标准。
(三)了解本地具体的合同诈骗立案标准,因为不同地区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2025-03-24 22:00:30 回复
咨询我
1.依相关解释和实践,签合同或履行合同时,为非法占有骗对方财物,达二万元以上就该立案。这二万元是最低标准,数额通常看实际骗到手的财物。
2.即便没骗到,但有骗的意图且因意外没得逞,也会看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3.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有别,立案标准会有点不同,但大多以二万元起步。要是发现合同诈骗,可找公安机关报案,让其依法处理。
2025-03-24 22:00:2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合同诈骗罪最低立案数额一般为二万元,实际骗取到手财物金额为准,未得逞情况依具体情形考量,不同地区立案标准有细微差别,发现合同诈骗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履行合同中骗对方财物,数额达二万元以上就应立案追诉。数额通常按行为人实际骗到手的财物算,即便意图骗取却因意志以外原因没得逞,也会视具体情况看是否立案。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立案标准会有小差异,但基本以二万元为起始点。合同诈骗严重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要是发现身边存在合同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让公安机关依法展开调查处理。如果大家在这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遇到类似法律问题,欢迎随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025-03-24 20:55:25 回复
咨询我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有着明确规定与实际操作要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履行合同中骗对方财物,数额达二万元以上即应立案追诉,数额认定通常以实际骗取到手的财物金额为准,未得逞情况也会视具体情形考量是否立案。
针对相关情况,建议如下:
1.当事人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仔细审查对方资质和信誉,谨慎操作,避免陷入合同诈骗陷阱。
2.当发现可能存在合同诈骗行为,应第一时间收集留存好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往来信函、转账记录等,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调查。
3.各地司法机关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在遵循大致标准基础上,合理制定并适时调整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2025-03-24 19:42:5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合同诈骗罪有着明确的立案追诉标准,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阶段骗取对方财物达二万元以上,就会进入司法的视野,面临被立案追诉的可能。
(2)在数额认定方面,实际骗取到手的财物金额是关键依据,这真实反映了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
(3)即使是意图骗取却因意外因素未能得逞的情况,司法机关也会综合各种具体情形来判断是否立案,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犯罪迹象。
(4)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使立案标准产生细微变化,但二万元始终是大致的起点,体现了法律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5)遭遇合同诈骗,向公安机关报案是正确的处理方式,借助公安机关的专业力量展开调查,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
留意合同签订履行细节,发现疑似诈骗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2025-03-24 18:4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