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山东法律咨询 > 青岛法律咨询 > 青岛暴力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刘*** 山东-青岛 暴力犯罪辩护咨询 2021.03.14 19:43:54 432人阅读

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罪的区别?

其他人都在看:
青岛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青岛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故意伤害罪最高量刑是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寻衅滋事罪最高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可见,还是故意伤害罪判的重。rr
2、两罪的比较:r
一、犯罪动机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出于流氓动机,或是寻欢作乐,或是耍威风、逞强好胜。行为人是以惹事生非来获得精神,用滋生事端来开心取乐,从而填补其内心空虚,这是一种是非颠倒、荣辱混淆的变态心理,以蔑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为“英雄”,视遵纪守法为“无能”。故意伤害的犯罪动机比较复杂,但其目的性较强,就是以伤害对方的身体健康为目的。r
二、犯罪起因不同。寻衅滋事是“无事生非”,而故意伤害往往是“事出有因”。r
三、犯罪对象不同。寻衅滋事一般不是损害特定的个体,而是出于寻求精神的动机随意选择侵害对象;而故意伤害往往是刻意选择侵害对象。r
四、行为特征不同。寻衅滋事罪区别于故意伤害罪的行为特征主要是随意殴打他人。随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随心所欲,但具体到寻衅滋事罪的认定上就应该有一些可操作性的标准。

2021-03-14 19:44:54 回复

解答如下,寻衅滋事指在公共场所内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他人、横向霸道、肆意挑衅等,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该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犯罪客体是社会秩序。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到一定严重程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犯罪,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寻衅滋事罪应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十六周岁,而故意伤害他人如果构成重伤,则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为年满十四周岁。另外从两种犯罪的行为特征上看,故意伤害罪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对象实施的不法行为,并对特定人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而寻衅滋事侵害的对象不特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犯罪分子往往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满足自己非正常的心理。从结果上来看,构成故意伤害罪是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而寻衅滋事罪并不以对他人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为构成要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故意毁财和寻衅滋事的区别

    专业解答具体区别是: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寻衅滋事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二、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故意毁坏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寻衅滋事表现为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2024.09.13 2166阅读
  • 寻衅滋事和一般打架区别

    专业解答两者的形式不同:其一、寻衅滋事包括下列行为:一、随意殴打他人;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其二、一般打架多表现为聚众斗殴。

    2024.09.10 1697阅读
  • 聚众斗殴和寻衅滋事的区别

    专业解答区别:聚众斗殴是指聚集多人进行斗殴的行为,客观方面往往表现为基于一种原因,而使行为人觉得对方侵犯了自己的一种合理利益而产生斗殴之念。寻衅滋事罪:是指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其一般是基于目无法纪、藐视社会公德之原因,为了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显示出威风、肆意发泄低级、不满情绪而“无事生非”。

    2024.09.10 2113阅读
  • 寻衅滋事和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区别

    专业解答区别为: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2024.09.07 1683阅读
  • 寻衅滋事和抢劫的区别

    专业解答两者的主观方面不同。抢劫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以暴力或暴力胁迫方式非法占有公私财物。寻衅滋事罪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表现为出于寻找精神刺激等不健康心理,公然扰乱社会秩序。

    2024.09.02 1548阅读
  • 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的区别

    律师解析 动机不同。 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因此犯罪往往是当面地、直截了当地进行。 敲诈勒索行为人索取财物是主要目的,因此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常常以间接的或当面暗示的方法进行,往往采取隐秘的方法,持着不愿让人觉察的态度。

    2025.02.24 1482阅读
  • 邻居纠纷案件和寻衅滋事区别

    律师解析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寻衅滋事已经构成犯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025.02.24 1393阅读
  • 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罪量刑区别是什么

    2025.02.24 913阅读
  •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解析 (1)犯罪动机不同。 寻衅滋事罪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 后二者的犯罪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一种不合理要求,用聚众闹事的形式,扰乱机关、团体、单位的正常秩序,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对有关单位、机关、团体乃至政府施加压力。 (2)犯罪形式不同,寻衅滋事罪不要求聚众,后二者必须是多人以上以聚众形式出现。 (3)客观方面不同。 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 后二者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冲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或者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所有参与者都要以本罪追究刑事责任; 后两者只追究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的刑事责任。

    2025.02.23 1418阅读
  • 寻衅滋事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区别

    2025.02.22 138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