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欠款追讨 > 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2 · 5462人看过
导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主张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时间即重新计算;如调解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规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就从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计算。
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总有一些人借了别人的钱却不主动归还。有时候,由于债权人债务人关系密切,不好意思主张债权,或者是由于债权人的疏忽大意忘记讨债,导致借款人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那么此时,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换句话说,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呢?下文将作一个详细的解答。

一、欠款不还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重新计算。”

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还款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应当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之规定处理:“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条规定的精神,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第九十条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所以,在超过诉讼时效之后,借款人法律地位虽然不一定等同于信用社,但是仍然可以考虑采取这种措施。

二、债务超过诉讼时效怎么办

如果欠条所针对的对象是拖欠的租金,那么诉讼时效仍然按照一年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租赁合同债务人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结算单”不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复函》之规定:租赁合同债务人因欠付租金而出具的“欠款结算单”只表明未付租金的数额,并未改变其与债权人之间的租赁关系。

因此,租赁合同当事人之间就该欠款结算单所发生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通过上文我们知道,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在于督促债权人及时主张权利,超过一定的诉讼时效债权人将丧失胜诉权。因此,建议债权人在出借钱款时,要记住借款日期并在债务到期后及时主张权利。在讨债的过程中,若是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建议您与专业的律师取得联系,律师可以给您提供准确、合理的建议,也可以代理您进行诉讼。

网站地图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延伸阅读:

更多#欠款追讨相关

  • 1386次阅读
  •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要求其履行债务,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就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024-03-01 1158次阅读
  • 2023.03.01 2416次阅读
  • 407次阅读
  • 欠款超过了诉讼时效,可以与债务人协商,要求其履行债务,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就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2024-03-03 1497次阅读
  • 2023.05.18 1394次阅读
  • 485次阅读
  • 民事债务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2-24 1206次阅读
  • 2023.05.06 1209次阅读
  • 358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欠款追讨最新文章

遇到欠款追讨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