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扣多少分?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扣多少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2021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只要不构成犯罪的,一般是会直接扣十二分,如果因交通肇事逃逸而产生重大的交通事故,那么就会直接吊销当事人的驾驶证件,同时还需要按交通肇事罪来进行处罚。

{ArticleTitle}

一、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扣多少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一次记12分。

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分别视有关情形予以处罚: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且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第2款的规定,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怎么认定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为的心态只能是故意,如果仅仅具备离开现场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观故意,则不能认定为此处的“逃逸”。所以认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必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把握。

1、逃避抢救义务以及其后逃避责任追究。

一般情况下,逃逸者不履行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的动机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并不逃避抢救义务但尽可能地逃避肇事责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抢救义务但并不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单一动机的情况,前者如甲驾车将被害人撞成重伤后,将被害人尽快送到医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备逃避抢救义务和逃避责任追究这两个动机中的任何一个,都应认为具备了逃逸。

2、认定逃逸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对肇事事故应是明知的。

如果行为人对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使,主观上没有恶性。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只是在进行正常的驾驶行为。所谓的“逃逸”时不能成立的,如果对于这种驶离现场的行为以逃逸论处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是典型的客观归责,无论从刑事立法基本原则还是从司法公正角度出发都是不适宜的。当然,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对于其中所有的细节都有着具体的明知,只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对于肇事存在盖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综合上面所说的,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我国的《道路管理交通法》规定,如果实施此行为,即使不构成犯罪也会被扣分同时还会被罚款,如果想要再获得驾驶证件,也需要进行学习才能拥有,所以,发生事故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解决,处理而不是选择逃避。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热门文章

  • 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2667次阅读2022.03.28
  • 无证驾驶,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未获取或持有与所驾车型相对应的合法准驾证明的情况下驾驶该机动车。无证驾驶撞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来说没有加重情节的话应该判刑3年以下。
    25625次阅读2022.03.28
  •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又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9051次阅读2022.03.28
  • 醉酒驾车和吸毒驾车的现象,在道路上越来越多,甚至有的还因此发生了撞死人的情况,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才知道不应该吸毒驾车。那么吸毒驾车撞死人判几年?律图小编在下文为大家浅要的分析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3169次阅读2022.03.28
  • 1、明知发生交通肇事,交通肇事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肇事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肇事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5816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