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1 · 4448人看过
导读: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怎么判刑?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依法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具体案件的量刑中,还要结合被告人有没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情节,以及是否属于未成年人、有没有对死者家属进行赔偿等具体情节来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2333次阅读
  •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严格,一般涉及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特别恶劣的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判决死刑或无期徒刑。 然而,若犯罪情节较轻,如防卫过当、激愤杀人、协助自杀、助人为乐过失杀人或母亲为溺婴等,量刑可能减轻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些情形在司法实践中常被视为情节较轻的标准。
    2024-03-07 1420次阅读
  • 2023.03.06 1657次阅读
  • 1471次阅读
  •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2024-02-29 804次阅读
  • 2023.03.09 7451次阅读
  • 487次阅读
  • 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只有在行为人的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情况下,才会判处死刑。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2-27 1109次阅读
  • 2023.05.30 1362次阅读
  • 242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